《阳光》说课稿

时间:2025-08-02 12:27:15
《阳光》说课稿

《阳光》说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阳光》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阳光》说课稿1

教材分析:

本单元编排《识字2》、《看电视》、《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月亮的心愿》等五篇课文,以专用家庭温暖为主题知识组织教材,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尊敬长辈,乐于助人,使学生懂得要尊敬长辈、敬爱父母等道理。

初读《棉鞋里的阳光》,首先会被课题所吸引,带着疑问读下去,你会觉得文章不像涌动着骨肉亲情的抒情散文那样感人肺腑,不过就是一种生活中极普通的小事:一位母亲给婆婆晒棉被,这举动濡染了小峰幼小的心灵。文章却也含而不露地给人以启示,亲情的温馨扑面而来。

棉鞋里的阳光安排两课时教学,其中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12个生字,学会写“妈”、“奶”两个字。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会用“因为……所以……”说话。

3、情感目标:学生能体会到妈妈和小峰对奶奶的孝顺并向他们学习。

教学重难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妈、奶”两个字。

教法学法:

教材培训时我们学习到,要构建自主有效的课堂。因此,我将教学方法确定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及理论依据:

本课的教学主要设计有以下五个环节

一、谜语导入

孩子们,你们喜欢听谜语吗?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个谜语(出示课件1)

1、 出示“看得见,摸不着;白天有,晚上无;晴天有,阴天无,万物生长全靠它。”

2、 请一个孩子来读,大家仔细听,看谁能最快猜出来。

3、猜谜语。

是的,你们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出是阳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光阳光的课文。

4、板书课题:棉鞋里的阳光

5、大家齐读课题,读完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吗?(棉鞋里怎么会有阳光呢)

这些问题呀课文中都有答案,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谜语导入符合一年级小孩的心理特点,让孩子带着好奇学习课文,注意力会更集中。在出示课题后,让学生质疑课题,引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老师范读,学生拿笔圈出不认识的字。

2、自读课文,思考课文里有几个人物?

孩子们,这些人物都做了什么事?要想知道,先过了生字宝宝这一关。

(这样设计是先让孩子对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并圈出了二类字,为下面学习二类做好了铺垫,加深孩子对二类字的认识。)

三、自主识字

1、出示不带拼音的字(出示生字去掉拼音2)

自读,看看自己已经认识了哪几个字,哪些字还不认识。然后小组讨论学习。

2、出示带拼音生字“棉、照、……”(出示生字3)

小老师领读,齐读。

3、交流识字方法。

4、再出示不带有拼音的字(去掉拼音4)

男女生比拼,小组赛读。

5、用生字卡,打乱顺序开火车读,并组一个词。(生字卡)

(在这个环节里,我是先让孩子自主学习认字,所以我改变了以前的先出带拼音生字的呈现方法,而是直接出示不带拼音的字,通过小组学习,小组里识字多的孩子教会了识字少的孩子。孩子们觉得很新鲜,学得很快,而且兴趣更高。接着出示带拼音的字,这样可以检验大家读的是否正确,然后是多样的读,小老师领读,齐读,小级赛读,男女比拼,而且每次读,难度渐增,由开始的带拼音读,去拼音读,后来打乱顺序读。循序渐进,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

四、学习写字。(写字5)

1、出示“妈”“奶”,学生观察,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板书指导

3、学生练习

(在学习写字时,我本节课只学两个字,难度分散。因为“女”字旁是个新偏旁,所以学习“妈奶”。在这一环节里我设计先让孩子观察,有什么异同,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这样可以加深孩子的印象。再后来的老师板书指导,让孩子看着老师的板书进行空书,这样孩子不但不会因为没事做而做小动作,还能口耳目手等器官一并用上,记得更快。最后才安排了孩子练习书写。)

五、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学会了生字,我们再次读一读课文,想一想,妈妈和小峰做了什么事?(妈妈给奶奶晒棉被,小峰给奶奶晒棉鞋)

2、为什么这么做?练习说话(练习6)

用上“因为……所以”说说为什么妈妈要为奶奶晒棉被?小峰为什么要为奶奶晒棉鞋?

3、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最后这一步的设计是为了让孩子对教材有个整体的把握并对开头孩子们的质疑给了回答,而且整节课的设计首尾呼应,比较完整。)

《阳光》说课稿2

各位评委:

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课《胖乎乎的小手》,

一、说教材

《棉鞋里的阳光》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第二单元以家庭生活为主题,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孩子从小热爱家庭生活,学会爱家人甚至延伸到爱其他人。本篇课文通过对小峰母子给老人晒棉被晒棉鞋过程中人物的动作、对话及心理活动的描写,赞扬了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让学生懂得应该怎样关心长辈,学会体贴。奶奶老了,妈妈格外体贴,把老人的棉被晒一晒,让她睡得更暖和。妈妈的举动影响着小峰幼小的心灵,小峰也学会了学着妈妈的样子,帮奶奶晒棉鞋,阳光钻进了棉被,也钻进了棉鞋,温暖了奶奶的身体,小峰母子俩的孝心也随着阳光温暖着奶奶的心。

二、说目标

1、认识“棉”、“照”等13个生字。会写“妈”、“奶”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关心长辈的愿望,学会体贴长辈。

三、说教学重难点

在学习过程中认识本文的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让学生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懂得小峰的孝顺,并学习小峰付之行动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四、说教学思路

《棉鞋里的阳光》这篇课文较长,为了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较完整的印象,我在第一课时里解决了识字,把课文读正确,并写了大部分生字的任务,所以在第二课时里,没有出现过多的识字环节,只是在开课时复习了一下生字词,把大部分时间用在理解课文和朗读感悟上。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抓住人物的对话、动作及心理活动的描写,特别是其中的关键词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 ……此处隐藏18644个字……处。

(生:金色,宝贵)

2、师:上文中去找一找阳光比金子更宝贵体现在哪儿?(以课文最后一句话为切入点,提出感悟全文的问题,更利于对课文的理解。)

师:我们首先来看第一段。

(1)指生读。

(2)阳光照向哪里?(板书:田野,高山,小河)

(3)齐读。

学习第二段:

(1)自读。想:阳光给田野,高山,小河都带来哪些好处?

(2)生1:禾苗更绿了,师板:禾苗绿

生2:山上小树更高了,师板:小树高

生3:河面像长长的锦缎了,师板:河面锦缎

师:这时的小河什么样?(金色,一闪一闪,像缎子),(引导学生看图体会)。

(3)生选择三句之一来读,读出喜爱之情

(通过自读,指读等形式,使学生在读中体会文章的内涵。)

学习第三段:

(1)指读。

(2)师:阳光给小女孩带来哪些好处?

生:带来温暖,送来光明

(3)指读。

(4)齐读。

学习第四段:

齐读这一段,师:阳光属于万物,万物离不开太阳。

3、说说阳光的优点和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光明与温暖杀菌,植物生长,动物生存……

4、用一句话概括。

齐读最后一段(板:更宝贵)

第四环节回归整体,内化语言

1、读全篇(男女生接读)。

2、背诵全篇(写语言)。

3、表演全文(自己想象动作)。

(使学生再回到整体,通过背诵、表演,积累语言,内化语言。)

板书设计:

田野禾苗更绿

8.阳光高山小树更高更宝贵

小河河面锦缎

《阳光》说课稿15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标题是教科版八年级思品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理解老师之阳光下最灿烂的职业》。我说课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一、教材分析

《阳光下最灿烂的职业》,是教科版《思品》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题,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了解老师工作特点,懂得尊敬、热爱老师以及如何尊敬老师。本框题为学习“良师与益友”里的知识点奠定了认知基础,做好了铺垫作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愿意与老师交往,积极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认同老师职业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如:奉献、敬业、爱等;主动增进与老师的感情,尊敬老师,理解老师,体谅老师。

(二)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评价老师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能够通过恰当的方法表达对老师的感情;

(三)知识目标:了解老师工作的基本特点,从而发自内心的尊重老师;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去尊重老师。

三、学情分析

初中生独立意识大大增强,认识能力和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他们对老师有新的认识、更多的要求,但对老师工作的特点、立场处境又认识不多、理解不够,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本课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老师,理解老师,从而激发感激、尊敬老师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体会老师的多重角色和工作特点,懂得尊敬、热爱老师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法分析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组织讨论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另外运用多媒体教学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优化教与学的过程,提高课堂效率。

六、教学过程分析

一、导入新课

对这部分我分成两步:

1、多媒体播放音乐《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询问学生听完后的感受,2、教师深情导入,并板书标题《阳光下最灿烂的职业》。

二、学习新知

1、我眼中的老师

多媒体展示课前布置的访谈老师的内容:

(1)他怎样看待学生;

(2)他对本班级的评价和期望;

(3)他怎样看待所教的学科;

(4)他的兴趣爱好有哪些;

(5)他最爱读的书;

(6)近期他遇到的烦恼;

(7)近期他遇到的最高兴的事;

(8)他每天在学校里需要处理的工作;

(9)他每天的工作时间;

(10)他设计一节课所需要的时间;

(11)他怎样看待自己的工作

这一内容学生可以作为参考,也可以自拟访谈提纲,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访谈,整理访谈结果并在课堂上交流访谈结果及感受,达成共识后,推选小组代表发言。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明确知识点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不仅帮助我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而且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教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它是阳光下最灿烂的职业。。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学生走进教师的生活,了解教师是一个怎样的职业,有何特点?)

2、震撼心灵

多媒体展示汶川地震中英勇献身的老师图片,了解他们的感人事迹;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通过讲述这些教师的大爱无声,升华学生对教师的情感,从感情上唤起学生亲师重师的意识。

3、导航明灯

①学生听“程门立雪”的故事,看课本17页毛泽东尊师的故事,明确尊师重教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它。在学生涌动对老师的的感激、尊重的情感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师生交往的感动故事,将学生情感推向高潮,加深尊师情感的体验。

②想一想,现实生活中,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感动不已,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然后列举生活中几例典型的不尊重老师的例子,让学生加以评价并探讨其中的原因。选一位朗读好的学生朗读短文《你知道吗》。进一步体会尊师的重要性,通过系列回忆,深切感受到老师平凡工作的辛劳、无私,从而激发对老师的感激、尊重之情突出重点,为突破难点做铺垫。

4、感谢老师

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体验列举尊师的一些做法,教师记录总结。这个环节是在学生体会到对老师的尊重、感激之情的基础上,让学生真情流露、大胆表达、自然抒发,进一步深化尊师的真挚情感。

5、亲身体验

多媒体展示《教师的一天》,引导学生从现在的老师中挖掘感人的事例,发现老师的可敬之处。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对教师职业的新感受,形成理解和尊敬老师的自主行为

七、板书设计

明确知识要点,让学生一目了然。

八、教学评价说明

学习中,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更是探究活动的主人,本节课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把课堂时间充分留给学生,让他们在分析、思考、讨论的过程中感悟如何平等待人,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把学生思维吸引到课堂之中,他捅了他们在探究过程中的障碍。

《《阳光》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