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美术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美术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美术教案1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处于形象期,他们已能用流畅的线条来表现物体的整体形象,并用一些细节来表现物体的基本特征。因此我设计让更多的幼儿开始运用细节描绘法。
同时,在大班幼儿中已有相互比美的倾向,幼儿在谈话时会流露出谁的衣服漂亮,谁更好看等等这样的话题,为了让幼儿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特设计“比美”这一大班美术活动。
活动目标
1、幼儿开始注重运用细节描绘法;
2、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能够感受美并发现美,理解美的真正含义;
3、幼儿养成细心、耐心的良好生活习惯。
幼儿园美术试讲教案: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幼儿开始注重用细节描绘法来修饰所画对象。
活动难点:
幼儿能够很好的运用细节描绘法,并能正确理解美的真正含义。
幼儿园美术试讲教案: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歌曲《蜗牛与黄鹂鸟》,示范画7张,彩笔1盒。
知识准备:
看过龟兔赛跑动画片,并学过乌龟、蜗牛的画法。
场所准备:
多媒体教师准备。
幼儿园美术教案2材料准备:
长方形盒子、雪碧瓶、旧图书、剪刀、胶水。
制作过程:
1、将雪碧瓶横放,贴上从旧图书上剪下的图画。
2、在长方体盒子的正面挖出一个长方形的孔。(大小与雪碧上的画面匹配)
3、在长方体的侧面挖一个小圆孔。(大小和雪碧瓶瓶口一样大)
4、把雪碧瓶装入盒内,瓶口从小圆孔中露出。
5、手拿瓶口转动,“电视屏幕”上便会出现有变化的图画
幼儿园美术教案3活动目标:
1、大胆想象并尝试运用弧线表现秋叶随风飘动的情景。
2、用颜色深浅的变化表现秋叶,以增强对颜色的敏感度,并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重、难点:运用弧线表现飘动的秋叶宝宝。
活动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幼儿绘画材料人手一份(蜡笔、铅画纸、勾线笔)
经验:
(1)观察秋天,感受秋风吹、树叶飘动的情景。
(2)捡落叶、说落叶,感受秋叶的色彩美。
活动组织:
一、经验导入:
秋天到了,树叶渐渐变黄,一片片从树上飘落下来,你知道树叶是怎么落下来的?
(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观察秋天后的感受,并鼓励幼儿借助身体动作辅助讲述)
二、欣赏与讨论:
1、操作思考,解决难点:
(1)借助多媒体画面“两片树叶”,分辨与讲述:哪一片树叶在空中飘动?你是怎么感觉出来的?(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叶脉弯弯的树叶,看上去好象在飘,以此解决难点,为下面重难点的突破作准备。)
(2)观察另一片树叶,并互动讲述“叶脉直直往下,好象从树上掉下来。”(通过比较观察、加深对飘动树叶的印象。)
(3)借助飘动树叶的画面小结:这是一片飘动的树叶。
2、升化主题,突破重难点:
(1)大胆想象,把飘动的秋叶变成飘动的秋叶宝宝。
a、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课件给飘动的秋叶添画眼睛、嘴巴,并让幼儿感受秋叶宝宝可爱的脸。
b、借助幼儿的生活经验,通过分析,给秋叶宝宝添画小小的身体,并组织幼儿比较:身体和头的大小,强化印象,进一步突破重难点。
c、运用生活经验互动添画秋叶宝宝细细长长的四肢。
(2)感受画面布局、色彩及不同动态的秋叶宝宝。
a、以喊出“秋叶宝宝”的形式,调节活动气氛,并通过多媒体画面的同步操作,让幼儿感受不同动态的秋叶宝宝,并受到合理布局画面的启发,为自己创作作准备。
b、结合幼儿平时的观察,给任一秋叶宝宝的脸画上深浅的颜色,增强对颜色的敏感度,其余的秋叶宝宝则留给幼儿想象和创作的空间。
三、创作要求:
用美丽的颜色,画一幅飘动的秋叶宝宝。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要点:
1、注意用弧线和颜色的变化组成画面。
2、选择与秋叶有关的事物装饰背景,但颜色、线条要简单,使飘动的秋叶宝宝更突出。
五、引导讲评:
1、你的秋叶宝宝飘起来了吗?
2、听听其他小朋友对他(她)这幅作品的评价:哪些秋叶宝宝最优美?
3、鼓励肯定用色丰富、大胆作画的幼儿。
六、活动延伸:
为飘动的秋叶宝宝编一个好听的故事。
幼儿园美术教案4材料准备:
色纸、剪刀、胶水、用完的厕纸卷筒或可乐罐。
制作方法:
1、在圆筒上包上一层色纸。
2、根据制作的小人的不同,在色纸上分出小人的身体部位,并选用彩纸粘贴。
3、在小人的头部画出小人的面目表情。
4、装饰衣服花纹。(可随自己的意愿进行装饰)
5、圣诞小人就做好了。
幼儿园美术教案5教学目标:发展幼儿的涂色技能,培养幼儿良好的涂色习惯。教学准备:画好的皮球轮廓,蜡笔若干,皮球几个。
教学过程:
一、教师变魔术引出课题,引导幼儿说出皮球是什么颜色的。师说:皮球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幼儿答:红色的,绿色的。
二、出示画好的皮球,让幼儿说说怎么样。(不漂亮)。师又问幼儿:为什么不漂亮呢?幼儿答:因为没有穿上漂亮的衣服。师又问:怎样才能使皮球变得漂亮呢?幼儿答:可以用蜡笔涂色。可以贴上漂亮的纸。
三、教师表扬大胆发言的幼儿后,指出今天我们就用蜡笔来把皮球打扮的漂亮。教师进行示范涂色。边涂边指出涂色时要注意的地方。
1.要顺着一个方向涂,
2.不要把颜色涂到轮廓的外面。注意握笔的姿势。
四、请一位幼儿来示范一下,教师指出好的与应该改进的地方。
五、幼儿进行涂色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及时提醒幼儿要注意握笔的姿势。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完成作品。
六、讲评幼儿的作品:将几个涂色好的幼儿的作品展览,让其他幼儿进行欣赏。
七、游戏活动:大苹果
幼儿园美术教案6本节课通过播放课件圆形的西瓜和切片西瓜让幼儿感受西瓜整体及局部的形状和色彩之美,并让幼儿用彩笔画企切片西瓜,在西瓜瓤涂满红色,并用手指点画西瓜籽,让幼儿进一步感受西瓜局部的形状和色彩之美。< ……此处隐藏3510个字……个礼物盒是什么样子的?
1、欣赏礼物盒:引导幼儿说说礼物盒的形状、图案及包装的丝带。
师:猜一猜礼物盒里会有什么?(先视觉后听觉)
2、打开礼物盒,走到幼儿面前和幼儿一起欣赏送小兔的生日礼物:巧克力、蛋糕、苹果……说说物品的名称、颜色等。
3、兔子姐姐收到这么多礼物开心极了,你们想不想送兔子姐姐礼物?
二、讨论礼物的包装办法(本环节旨在在交流讨论中初步知道有控制地表现封闭的图形)
1、来看看我们给兔子姐姐准备了哪些礼物,可是这些礼物都没有包装的漂亮,让我们一起来把礼物都包装好吧。
2、把礼物放进礼物盒里 :在礼物的周围,用封闭的图形表现礼物盒。
师:把礼物放在盒子里,用图形给它包起来,要包好哦不然礼物就漏掉啦!要一个礼物包装完之后再去包装另一个。
三、帮小兔包装礼物(本环节旨在在操作过程中初步知道有控制地表现封闭的图形。)
1、礼物放平整了吗?引导幼儿检查是否粘贴牢。
2、礼物盒要盖上,不要让它掉下来:检查添画的图形是不是封闭。
四、欣赏分享(本环节旨在欣赏分享中产生愿意亲近朋友,有和朋友一起过生日的愿望。)
1、大家检查礼物包装好了没有,发现有破损及时修补。完成的幼儿自己把作品贴在大礼物盒上。
2、交流分享:跟兔子姐姐说说送了哪些礼物给兔子姐姐,礼物包住了没有。
幼儿园美术教案13设计意图:
以“纸的世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纸盘,它也是幼儿园班级环境布置中比较易于操作的一种材料之一。或许在大多数人眼里,它只是一个白色的一次性盘子,再怎么对它进行华丽的装饰,也掩盖不了它原有的素色。我想,既然如此,何不摒弃华丽,巧妙地利用线描花纹的朴素之美来装饰它呢?这样不仅能展示幼儿的心灵手巧,还能美化环境,于是我选择了这种简单而又便捷的制作方法。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以纸盘为作画材料,并充分利用其材质和形状进行作画。
2、启发幼儿利用学过的线描花纹或自创的线描花纹来装饰纸盘花。
3、通过线条组合变化的多样性,激发幼儿对创作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花园背景图 、双面胶每组一卷、褐色长条形卡纸若干、绿色叶子若干、纸盘人手一个、记号笔人手一支、牛皮纸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引入
出示花园背景图,引出课题内容,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1、“今天的天气真好!这是一片大花园,许多蝴蝶飞来了,它们这儿飞飞那儿飞飞。可惜花儿太少了,蝴蝶们采完花粉就要飞走了,怎么办呢?咱们想个办法把它们留下来吧!”(大家一起动手来做花)
2、“可以用什么来做花呢?”
二、范例
“你们看,这是什么?”(纸盘)
“看老师把它变成什么了?”(纸盘花)
“看看我的纸盘花用了什么花纹?”幼儿边说,教师边画出花纹。
“你想用什么花纹来装饰呢?”幼儿边说,教师继续边画出花纹。
三、示范
“让我们一起来设计纸盘花吧!”
1、先画出花心位置;
2、转动纸盘,画出花瓣形状: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梯形都可以;
3、设计线描花纹,提醒幼儿:
a、边画边转动纸盘;b、要细心耐心;c、运用黑白配的方法来装饰效果更好。
“花儿画好了, 可是它还少了什么呢?”(花茎和叶子)
教幼儿为叶子进行线描,利用褐色卡纸制作花茎,并进行组合。
四、操作
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五、评价
将作品张贴到背景图上,欣赏讲评。
幼儿园美术教案
幼儿园美术教案14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自己想发明的清洁工具。
2.学习用画、捏、插等方法制作清洁工具。
3.与同伴合作玩,体验劳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操作材料(积木、插塑、橡皮泥、白纸)。
活动过程:
(一)幼儿讨论发明的清洁工具。
1.教师:小朋友,你们家都是谁打扫卫生呀?她们是用哪些东西做这些清洁工作的呢?(请小朋友自由说说)
教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些清洁工具的本领很大!如果现在让你来发明,你想发明什么样的清洁工具呢?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要求小朋友要有自己的想法,不重复他人的答案)
2.幼儿自由讨论讲述。
(二)介绍各种操作材料,提出创造要求。
1.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创造新型的清洁工具。
教师:刚才我们小朋友都说了很多新型的清洁工具。现在老师给你们提供了不同的操作材料,你可以根据你设计的工具去选择材料。
教师:如果你选好了你需要的材料,请你一边做一边想,知道自己你做的是什么,能用什么特殊的功能。
(三)幼儿操作。
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创造清洁工具。
1.积木建构
2.插塑
3.橡皮泥
4. 纸和笔
教师给予适时的辅导。
(四)请幼儿在投影仪里介绍自己的发明。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小朋友自己的作品。哪个小朋友愿意大方来介绍自己的作品的?说一说你做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殊的功能?
幼儿园美术教案15目标:1、用“系鞋带”法(即交叉打结法)制作“蜜蜂”、“小老鼠”。
2、教师用形象的语言帮助幼儿进行感知、理解、学习。
3、愿意从同伴、、老师那里学习制作方法。
准备:1、每人一块折布(或手帕)。
2、在平时的活动中,幼儿已学会用折布变“兔子”的方法。
过程:1、感知制作方法,激发制作兴趣。
(1)教师出示折好的蜜蜂,引导幼儿感知春天来了,小蜜蜂在花丛中找朋友,找来找去都没有找到。小朋友你能来帮帮它吗?
(2)老师与幼儿进行讨论:这只蜜蜂是用什么变出来的?
(3)老师与幼儿边讨论边尝试进行制作。(先将折布折成长条,抓住两边的“耳朵”交叉成小兔子,再用兔子一只耳朵钻洞洞,最后拉住两只耳朵向外一拽就成了一只蜜蜂)
(4)出示折好的小老鼠,请幼儿说说它与蜜蜂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蜜蜂身体两边一样长;小老鼠头小、尾巴长)。
2、幼儿操作。
(1)幼儿操作。
(2)老师巡回指导。
①重点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尝试从同伴、老师那里得到帮助。
②帮助能力强的幼儿感知蜜蜂要在折布的中间打结,折小老鼠则在折布饿一边打结。
3、评析活动。
(1)老师与幼儿共同欣赏作品。
(2)让幼儿自由地和自己折出来的小动物玩一玩,体验成功感。